小渊昨天刷dy,看到了一个千里求学的视频:有位妈妈给自己女儿记录了去读小学的一天,坐高铁往返南昌与长沙两地,去上舞蹈课。
妈妈和女儿花费12个小时,马不停蹄,去上2小时的舞蹈课。
早上7:20起床,8点出门;坐高铁2小时,11:30抵达长沙的舞蹈学;
午饭后13:30开始上课,到15:30结束;再赶高铁回家,19:30回到南昌,天色已黑。
每周末都会有一次这样的千里求学。
视频发布后引来了近4万网友的评论。
有人为小女孩的努力点赞,还有很多人在质疑,“为什么要跑这么远去练习舞蹈,自己城市没有吗?”“南昌和长沙差别那么大么,值得这样吗?”“她真的快乐吗?”……
实际上很多家长未来让孩子能得到更好的学习资源,这样的情况并非偶然。
有让孩子独自坐车到外省市过夜,上补习班的,有让孩子每周“打飞的”去上音乐课的;
这些求学的孩子,让小渊看得感慨万分。
如果孩子有梦想,想努力,我们应当支持。
但是孩子和家长都筋疲力尽,耗费不菲的求学资金,去求取每周1-2小时的教育资源,真的值得吗?
每代人都有自己的时代
当我们在未来让孩子优秀而焦头烂额之时,这一届的年轻人早已不再将出人头地视为自己的唯一出路,他们只想享受充满希望的生活,已然放下对成功的狭隘定义,找到自己所爱。
华裔男孩CE,之前就读顶流的美高学校,最终进入了范德堡大学,拍摄Vlog记录自己在范德堡大学的点点滴滴,并在这个过程中发现了自己的商业天赋,得到了广告主的青睐,还获得了许多商科生梦寐以求的创业机会。
曾经被哈佛录取,名噪一时,毕业后成了一位踏踏实实的科研工作者的“哈佛女孩张安琪”……
毕业于北大法律硕士,却从政府机关辞职,创业卖米粉的“霸蛮”米粉创始人张天一;
还有曾经日本留学,却发现自己特别适合陪娃、做家务,当起住家保姆的女孩尼莫;
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已经意识到,寻找到自身定位,知道自己想做什么、喜欢什么,在平凡中,成为一个“幸福的普通人”,是内卷时代下,让自己幸福的秘诀。
这些年轻人,付出过诸多的努力和汗水,都曾经承载着周边人“一飞冲天”的殷切希望。
帮助孩子寻找到适合自己的立足点是这个时代父母的教育课题
那么,我们付出高昂的精力成本去鸡娃,还值得吗?
时代已变,这一届的孩子已经不再将事业成功视为人生的唯一目标。
其实没有绝对的值或不值。
不是为了单一让孩子去追求精英阶层,而是让他们能找到适合自己的立足点,去长远发展。
小渊说:
与其马不停蹄的培养牛娃,家长们不如放下急于求成的心态,仔细为孩子规划人生,为他们的兴趣量身定做,配合丰富资源支持的教育环境,让孩子能全力奔跑,做自己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