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选择
请选择

英系/美系竞赛备考有何区别?

来源:渊学通      发布时间:

  进入开学季,很多同学都信心满满的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,尤其是国际课程体系10升11年级的同学,即将进入最关键的两年,小伙伴是否充满了期待?实际上很多IBDP的同学在新学期遇到了困境!




IB/AP党新学期困境

  在正式进入IBDP阶段前,每个学生都会经历一个衔接课程学习阶段,常见的一般有MYP、IG、Pre-IB三种,不同的学校会选用不同的课程体系。这也就导致了不同学校的同学学习进度上有很大的差异。

  就拿沪上比较知名的IB学校来说,像位育、平和和世外就在pre-IB阶段学掉了整个IB大纲的50%,那么这几所学校的学生就势必有更多的时间留给竞赛和背提。

  这不由得给了其他学校的同学压力,因为虽然目前不在同一学校,但最终还是要和不同国际学校的学生同台竞技,更快的进度是否会带来更扎实的学习效果?


直线上升的课程难度和时间管理难度

  所谓“魔鬼”的IBDP绝对不是说说而已,进入DP阶段,不论是课程本身的难度还是对大家任务和时间管理能力的考验,都是直线上升的。

  首先,从知识点本身来说,DP阶段和IG阶段的内容是有gap的,考试要求和考评方式上也有很大的改变,比如DP阶段的IA、TOK的要求,是学生从未接触过的。

  就拿IB物理来说——在传统概念中,60+的分数仅是100分制中的及格线水平,但能在物理SL拿到100分里的62-66分以上的学生仅占到8%,而IG阶段基本上大家都是90+的分数▼

  再加上近年来考纲的不断变化,考察方式更加灵活多变,更考验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,传统的单线背诵型学习已经无法满足要求,多线串联型学习才能应对DP阶段的学习。

  其次,进入11年级的整体节奏也是突然加速。有的同学还保持着IG阶段的慵懒佛系状态,却发现各种各样的任务已经充斥了日常时间线,不仅不能再“佛”,甚至需要连轴转才能应付。

  IBDP的多线程任务要求早就声名远播,AP体系的同学也并没有轻松多少。近年来申请者递交的AP门数越来越多,加之受到疫情影响,大考随时有取消风险,为了提高保障,鼓励大家应考尽考,把AP不同科目合理安排到不同年级去分摊风险。

  除了课内学习,美系学生还要兼顾竞赛、背提活动等等环节,繁重的任务下如果缺少预先的合理安排,难免会出现手足无措、甚至虎头蛇尾的现象。


从课程到竞赛,“深/广“gap怎么填?

  随着知识学习的深入,进入11年级也到了竞赛备考的爆发期。从国际课程到国际竞赛,是“合格性”考试到“选拔性”考试的跨越,对学生各方面的素质要求更高。

  尽管国际学科竞赛有很大一部分知识点与国际课程有重合,但是从深度和广度上都要求更高。

  从深度上来说,竞赛要求学生对知识点掌握的更加扎实,会举一反三、灵活运用。就拿AMC为例,除了knowledge gap以外,AMC竞赛的题目计算量更大且不能使用计算器和公式表,对计算能力的要求很高;考察知识点的方式也更加多变,要求学生对已经学过的知识点进行灵活甚至反向的运用,对于同学们答题技巧等等都有着很高的要求。

  而从广度上来说,一则竞赛考察的内容本来就比课内知识点要广泛,二则美系申请学生相对来说需要储备更多种类的竞赛经验,而不像英系申请者只需要专注某一个专业挂钩的竞赛即可。

线


  本次分享到这里就结束了,希望小伙伴克服困难,在新学期如鱼得水,考出好成绩!



升学能力评估

版权所有:上海渊学通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沪ICP备:16053888号-10
在 线 客 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