又是它!全球就业最好,永远的“天花板”大学!
近年来,关于“海归变海龟”的话题屡见不鲜,似乎留学不再是一个含金量那么高的事情。
但事实果真如此吗?
根据前程无忧应届生求职网的调查,26.3%的雇主表示海归的薪酬会略高于国内毕业生。
同时,根据《2021英国海归就业力调查报告》,也能发现留学生归国就业是具备一定优势的。以英国为例,2021年有近八成英国海归在3个月内找到第一份工作。
那么,接下来就是另一个问题了,在就业方面,哪些大学更具有优势呢?
PART
01
全球大学就业力排名
美国遥遥领先,英国暂居第三
今年初,泰晤士高等教育(Times Higher Education,THE)联合Emerging发布了2021年度全球大学就业力排行榜。
众所周知,THE世界大学排名是四大权威世界大学排名之一,而全球大学就业力排名是是全球雇主使用率第二高的排名,由来自22个国家和地区的超过10,000名管理者参与投票,他们每年在全世界内招聘超过30万名大学应届毕业生。
2021年度全球大学就业力排行榜中,上榜的共计250所大学,地跨43个国家地区。
*2021全球大学就业力排名:评分最高的国家/地区前10名
本次综合排名结果如下↓↓
美国:上榜大学占比最高;共计54所大学入选,得分上也处于全球领先地位;
法国:上榜17所大学,综合排名其次;
英国:有15所大学上榜,综合排名第三;
德国:18所上榜大学,但综合排名仅位于第四;
中国:大陆高校也受到了雇主们的好评,且首次在国家/地区总评中进入了世界TOP5。
PART
02
美国大学就业力排名
全球综合分第一,6所大学荣获TOP 10
作为全球高等教育资源最丰富的国家,美国不仅大学就业力综合分最高,有最多数量的大学上榜,在排名TOP 10大学里的数量也是最多的,有6所大学位居全球前10,分别是:
麻省理工:万年NO.1的美国理工大学“天花板”,位居全球第1,但2020年是第二;
加州理工:永远和麻省理工争夺“天花板”地位,位居全球第2,但2020年力压MIT夺得魁首;
哈佛大学:全美“梦校”,连续2年都稳坐TOP 3;
斯坦福大学:名人校友多如牛毛,就业力位居全球第5;
耶鲁大学:美国八大“藤校”之一,号称“总统摇篮”,就业力位居全球第7;
普林斯顿大学:US News全美排名第一,比美国更早建立,就业力排名全球第10。
其他就业力排名全区TOP 100的美国大学如下:
PART
03
英国大学就业力排名
剑桥位列全英第一,UCL竟“名落孙山”
作为全球留学浪潮中唯一能与美国并肩的国家,英国大学的就业力显然不如美国,仅有15所大学上榜;就业力排名TOP 100的大学中,也仅有6所英国大学,但牛剑依然显示了其“顶流本色”。
如上图所示,英国G5大学中,剑桥大学是唯一挤入全球就业力TOP 5的大学;
牛津大学由去年对剑桥“紧随其后”到今年落后了3个位次,排名全球第8;
帝国理工则连续两年位居全球第18,英国第3;
LSE占据了全英排名第4,全球排名第35,相比去年前进2个位次;
令人意外的则是UCL,不仅排名在曼大、爱丁堡、KCL之后,在全球就业力排名中也是前百不入,甚至相比去年再次滑落12个位次。
以及,需要提醒的是,就业力排名全英第6、全球第74的伦敦商学院,只开设有金融学及管理学相关的硕士、博士项目,不提供本科教育。
PART
04
留学生的就业竞争力
独立思考最可贵
根据Emerging的数据所示,目前,全球公司最需求大学毕业生的岗位是管理岗位。
其次是数据处理、网络与安全、教育与培训、AI技术、社交媒体运营管理、卫生健康专业人才。
同时,根据相关统计,在关于留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方面,除了外语这个最大的优势外,留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时最受雇主们认可的。
另外,在创意、问题解决能力等方面,留学生们也有明显的优势。不过,相对应的,在执行力、忍耐力、确定性等方面,留学生们的就业竞争力就相对小了许多。
写在最后
虽然就业力是大家选择大学时的一个重要考量,但需要明确的是,即使是同一所大学,不同专业间的就业率、毕业薪酬差距也是很大的。
而即使是同一所大学、同一个专业,所获得的毕业学位也会影响就业。以英国为例,其本科学位分为5等↓↓
一等学位(First-Class):通常70分以上;一般叫First或者1st,是本科最高的学位;
二等一学位(Upper Secon-Class):通常60-70分;一般叫2:1;
二等二学位(Lower Secon-Class):通常50-60分;一般叫2:2;
三等学位(Thir-Class):通常40-50分;基本上是本科的最低学位;OrinaryDegree:是差一点达到三等学位的学生拿到的,这个比较少见。
而在英国,大多数雇主对毕业生的要求都在二等一级。所以,如果以为拿到了学校offer就万事大吉,可以“躺赢”,那只能说是万万不行的。
因此,在申请中,我们总是更加鼓励同学们申请自己感兴趣的、喜欢的大学、专业,这样在3-4年的大学学习、生活中,才会有动力去学习、探索、努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