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选择
请选择

留学,选英国还是香港?不提前搞清楚这些差异,入学就后悔...

来源:渊学通      发布时间:

香港离家近,感觉孩子没什么自理能力,还是离我们近点才放心......但是吧,英国的环境还是很吸引人的,毕竟是一个完全不同的文化环境,所以我们还在纠结。


随着港校实力的提升与全球知名度的上涨,最近几年想把孩子送出去读书的家长,十有八九会在英校和港校之间纠结——毕竟两边都是教育界的“优等生”,但体验感却差了十万八千里?


从上课节奏到日常逛吃,从租房花钱到找工作就业,俩地风格大相径庭!选对了顺风顺水,选错了可能得从头适应。那到底该咋选呢?


你会选英校还是港校? 单选

英校

港校

还是得看拿到的offer吧,哪个学校好就去哪边,对地域没有特别偏好

投票

上课模式


英校和港校的上课风格,简直像两种不同的游戏玩法,一个让你慢慢探索,一个催你快速升级。


 英校 


本科大多3年(苏格兰地区4年),但千万别觉得时间短就轻松‼️


老师上课很少直接给答案,课件就像个粗略的地图,剩下的全靠你自己找线索:


每周几十页的学术文献得啃,小组讨论要主动发言,还得自己设计调研写报告。


比如上社会学课,老师不会说“这个理论是对的”,而是让你对比几个学派的观点,自己琢磨出结论,写成几千字的论文。


  • 优点:特别能练自主学习和思辨能力,想读博或者做研究的同学,在这儿能攒下扎实的“基本功”。而且英校资源超丰富,图书馆里藏着各种“宝藏资料”,跨专业选课也灵活,学经济的能跑去蹭艺术史课,兴趣党狂喜。


  • 缺点:压力全堆在论文截止日和期末考试,时间管理差一点就会“崩盘”。刚开始用英语讨论时,很容易卡在“想表达却找不到词”的尴尬里,得熬一阵才能适应。


 港校 


港校把英式严谨和亚洲务实揉合在了一起,本科4年,上课特别注重“学完能用”。


老师讲课爱举本地例子,比如商科课会聊香港金融市场怎么运作,传媒课会分析本地新闻热点;还总鼓励大家去实习、做企业项目,相当于边上课边攒职场经验。


考核也不搞“一考定生死”,课堂发言、小组报告、实践成果都算分,压力分摊到平时,不用期末突击到凌晨。


  • 优点:想刚毕业就工作的同学太适合这儿了,课程内容跟行业需求贴得近,香港作为金融中心,商科、法律、传媒专业的实习机会一抓一大把。而且不用硬扛全英文环境,上课用英语,下课跟同学老师说普通话、粤语都行,刚去也不会觉得格格不入。


  • 缺点:学术深度比英校弱一点,课程节奏快,留给你自己探索兴趣的时间少。有些文科专业本地案例太多,想了解全球视角的话,得自己额外找资料补课。


文化氛围


去留学,能不能适应本地文化太重要了——英校让你彻底“沉浸式体验异国生活”,港校则像给你一个“温和过渡区”。


 英校 


英国是老牌留学地,学校里的国际生特别多,像伦敦政经、牛津剑桥,国际生占比能超40%,走在校园里能听到各种口音的英语。


平时不管上课、跟老师沟通,还是去超市买东西,都得用英语;还得适应英国人的生活习惯,比如下午必喝奶茶、排队绝不插队,节日要过圣诞节、篝火夜。这种“全包围式”环境练英语超快,但刚去时难免觉得“水土不服”。


  • 优点:能真正接触到多元文化,跟不同国家的同学聊天,眼界能打开不少,还能攒下跨国人脉。

    英国历史感超浓,周末去逛博物馆、古堡、小镇,随手拍都是“电影感”,生活特别有仪式感。还可以去欧洲各国旅行,体验感满满~


  • 缺点:适应起来费劲儿,刚开始很容易想家、觉得孤独。要是去了非伦敦的小城市,华人少,想找老乡聚餐都难;

    而且英国人生活节奏慢,商店周末下午5点就关门,习惯了国内“24小时便利”的同学,可能会觉得“不方便”。


 港校 


香港跟内地文化本来就亲近,去了不用重新适应饮食、节日——茶餐厅的菠萝油、奶茶跟国内能吃到的差不多,春节、中秋也会放假庆祝;日常用简体字、繁体字都能沟通,坐地铁、用手机支付跟国内流程差不多。


但它又很国际化,学校里有本地生、内地生,还有东南亚、欧美来的学生,能接触到不同文化,却不会觉得“离自己太远”。


  • 优点:适应成本低,刚去就能快速融入,不用纠结“怎么跟本地人打交道”。想吃中餐随时能找到,用支付宝、微信付款也方便;想家了买张高铁票,1-3小时就能回内地,比从英国飞回来省太多钱和时间。


  • 缺点:“熟悉感”有时候会让人懒得跳出舒适区,比如总跟内地同学待在一起,错过跟国际生交流的机会,英语进步也慢。而且香港社会环境有点复杂,得理性看待本地的文化差异,别瞎凑热闹。


生活成本&便利性


留学花钱多少、生活方不方便,直接影响幸福感——英校和港校都不便宜,但“花钱的方式”和“生活体验”差太多。


 英校 


英国的生活费看地区,伦敦最坑,租房一个月要1.3万-2.2万人民币,非伦敦的曼彻斯特、爱丁堡能便宜点,8000-1.5万人民币搞定。出去吃饭也贵,一顿简餐要10-15英镑(差不多90-135人民币),好在超市物价不算离谱,自己做饭能省不少钱。


公共交通是“大坑”,火车、巴士票价昂贵,还老晚点,说不定还会遇到罢工,跨城市出行得提前好几天规划。




  • 优点:居住空间大,不管是学校宿舍还是校外公寓,大多带独立厨房、卫生间,不用挤合租。城市环境好,空气清新、绿化多,适合喜欢安静、慢节奏生活的人,周末在家煮个火锅、看看剧,特别舒服。


  • 缺点:整体成本高,普通家庭可能得咬咬牙。公共交通不方便,没车的话出门很麻烦;商店关门早,想买点东西得赶早,不像国内能逛到半夜。


 港校 


香港的生活费也不低,租房是最大开销——靠近学校的单间,一个月要7000-1.4万人民币,而且空间特别小,常见“鸽子笼”一样的房间,放了床和桌子就没剩多少地儿。




吃饭比英国便宜,茶餐厅一顿饭50-80港元(45-72人民币),但超市物价高。不过公共交通绝了,地铁、巴士、叮叮车覆盖全城,准点率超高,单程只要5-20港元;24小时便利店、商场到处都是,半夜想买零食、取快递都没问题。


  • 优点:生活太方便了,出门不用规划,坐地铁去哪都快;跟内地联系也方便,飞广州、深圳只要1-2小时,票价还便宜,假期回家、去内地旅游都省心。


  • 缺点:居住体验差,小房间住久了容易觉得压抑。香港节奏快,街上永远人挤人,喜欢安静的同学可能会觉得“喘不过气”。


职业发展


留学最终还是为了好好工作,英校和港校在“就业助力”上,各有各的优势和坑。


 英校 


英校学历在全球都吃得开,尤其是G5(牛津、剑桥、帝国理工、LSE、UCL)的毕业生,在国际职场上特别抢手。


想在欧洲、北美发展的话,英校的背景和人脉能帮上忙。但英国移民政策严,想留英工作太难了——虽然有PSW签证能让你毕业后留英两年找工作,但得找到符合“技术移民”要求的工作(年薪得达标),才能拿到长期签证,大部分人最后还是得回国。


  • 优点:学历认可度广,想进国际组织、跨国企业,或者搞学术研究,英校背景是“加分项”。就算回国,有英国工作经验的话,找工作也更有优势。


  • 缺点:留英成功率低,回国后得重新适应国内职场规则;有些雇主对英校不太了解,还得花时间证明自己的能力,不像港校毕业生那样“自带亲切感”。而且由于三年本科学制,学生本来课程压力就很大、学习时间就很紧张,更没有多余的时间出来找实习了,实习经验不足也会对就业造成一定影响。


 港校 


港校学历在香港、内地、东南亚特别受认可,香港作为金融、贸易中心,汇丰银行、四大会计师事务所、凤凰卫视这些大公司,每年都会去港校招人。


而且留港政策特别宽松——非本地毕业生毕业后,不用找工作就能申请IANG签证,能在香港待12个月找工作;找到工作后就能续签,满7年就能拿香港永久居民身份,相当于“毕业即拿留港门票”。


  • 优点:想在香港或珠三角发展的话,港校是“跳板”。香港薪资高,金融行业毕业生起薪能有2万-3万港元(1.8万-2.7万人民币);

    回内地的话,粤港澳大湾区的企业特别认港校背景,而且你熟悉两地文化,跟客户沟通、处理业务都有优势。


  • 缺点:职业发展范围比较集中在亚太,想去欧美工作的话,港校的人脉和资源帮不上太多忙。香港职场竞争激烈,尤其是金融行业,加班是常事,压力不小。


总结


英校和港校没有绝对的好坏,关键看你跟哪种模式合得来。


如果你想深耕学术、体验纯粹的异国生活,未来计划读博或在全球发展,能接受高成本和文化冲击,选英校准没错;


如果你想毕业就工作、快速适应留学节奏,倾向在香港或内地发展,看重生活便利和留港政策,港校会更适合你。


其实留学最重要的不是选“最好的”,而是选“最适合自己的”——不管去英国还是香港,能提升自己、过得开心,就是成功的留学!


最近一直在流传一个说法:港校不再招收脱产学生?


❌辟谣:港校不是不招生脱产生,拒的是缺乏认可学籍、完整成绩的申请者,「合规材料」才是申请关键!


以严格的港校申请要求来说,申请者需要提供:


①有效的高中在读证明

②完整且优秀的在校成绩记录

③合规可验证的预估分

④GPA高中三年成绩趋势

⑤学术能力评估


升学能力评估

版权所有:上海渊学通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沪ICP备:16053888号-10
在 线 客 服